#贾乙丙丁#

不是天生的豪门

没受过良好的教育

白手起家成为巨富

心善亲和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是漳州无人不认识的女富豪

是中国人的骄傲学习的榜样

就是

北京新英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

执行董事——杨英

杨英女士

出生不是终点

1963年4月,在福建和平县山格镇的一个小村庄高際村有一个贫困的家庭迎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没人会预料到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亿万富翁,成为许多孩子和家乡父老的贵人。她就是杨英!

在那个年代的家庭即便再穷也绝不可能只生一个孩子,杨英的母亲后来又生了4个孩子。做为家中的老大自然要替父母分担责任,她上学时要背着弟弟去上课。背着弟弟上课使她不能很好地学习,以致她的拼音学得并不好。

但这样,并不能真正帮务农的父母解决家里的真正困难——经济困难。最后,她四年级时被迫中止学业。她开始帮助父母赚钱养家,供弟弟们读书。

她去砖厂打工,每天的收入是1元。这工资不足于让她吃饱肚子,她常常觉得很饿。

为了能让自己吃饱,弟弟们能读书。吃苦能干又有目标的杨英觉得她要走出农村,到外面去闯。

1982年,杨英的母亲借了30块钱给杨英,让她去买衣服和去厦门的车票。从此开始了她寻找财富的旅程!

当时的厦门还不是一座发达的城市,杨英来到厦门后并没有找到一份收入好的工作。她在一个教授家做保姆,每个月20元。虽然教授人很好,但杨英依旧不能填饱肚子。而且她赚的20元,还要给父母10元。

厦门夜景

她说,教授人很好,但他们不知道农民吃得比做办公的人多,虽然自己吃的已经比他们多了,但还是没有吃饱。

多次挨饿的经历让她日后非常关注员工是否吃得好吃的饱,她不希望自己的员工饿着肚子为自己做事。她说英才学校的食堂是不盈利的,价钱是外面的一半。

事业的萌芽

一天杨英在商场看到有人卖烤生蚝,每天能挣8到10元。她想卖两天生蚝的收入就20元了,好过做保姆。她似乎看到了希望,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她决定辞去保姆的工作,开始卖烤生蚝。

但万事开头难,一切都不像她想的那么顺利。清明节后,已经不是吃生蚝的季节了。她开始准备卖鱼干,她花了10元进了一些鱼干,由于自己对这些并不熟悉,她进了给猫吃的鱼干。于是她的第一次创业以亏了10元为代价失败!回到住处后,她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后来,她搬到了当时还是农村的海沧,她开始卖粉面。直到她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他们的生活才开始有些气起色。

她第一任丈夫是个屠夫,每天屠宰卖肉,从早忙到晚,但收入并不高。杨英觉得这个付出回报比不划算,于是她建议丈夫不要做零售要做批发。于是说做就做,1986年他们搬到了莲坂,开了个肉联店,运营了厦门70%的肉生意。她回忆说,那段时间也真够累的。

作为老板的杨英,经常凌晨两点半开始工作,一直做到半夜。她不怕脏不怕辛苦,也不因自己是老板就觉得高人一等。员工做什么,她也做什么,员工在哪里休息,她也在哪里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财神爷终于向她走来。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还真是没错的。她老公开始在外面招惹小姑娘,杨英知道后,毅然跟他离婚。家里什么东西她都不要,只拿走了300万元。而这300万元便是她另一个事业的基石!

事业的起飞

敢于拼搏的杨英除了吃苦有勇气以外,还有独到的眼光。她把目标放在了房地产行业,1990年她进军房地产,1993年她又瞄准了金融市场,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她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到了1996年,她把自己的商业版图扩大到更多行业,例如教育和生物科技。

因为自己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所以教育事业也成了杨英非常看重的一部分。她先后创办了厦门英才学校、厦门国际学校和北京新英才学校。据统计,多年来,杨英累计在教育事业上捐赠了3亿多元,捐建希望小学30多所。

在商业上,杨英是一位妥妥的霸总。但这个霸总却是个温暖的老板、严苛有爱的母亲。

可以给员工压力,不能让他们压抑

杨英为社会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作为执行董事的她不仅关心员工是否吃得好吃得饱,还关心员工的心情是否良好。正所谓,你可以让员工有工作上的压力,但不能让他们心情压抑。如果员工心情压抑了,那就不能好好工作了。

所以比起那些习惯画大饼的老板,杨英用行动证明了只要你认真好好工作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例如她给她的保姆买了房子,当然这个保姆1990年就在她家做了,保姆的老公也在英才学校工作。

在她那工作的员工只要自己有料,也能获得相应的财富。有个员工,一年内就从5万元月薪长到了10万月薪。

但杨英也表示,她不会雇佣眼高手低和喜欢找借口的人。有些大学毕业生,以为自己有高学历的文凭就想一开始工作就有高薪,要从5000元的底薪起。她希望员工脚踏实地从低做起,要给她看到员工能给她带来什么。只要他们做得足够好,奖金也是很丰厚的。

确实,劳动力市场也是一个买卖交易的地方。你要我支付你1万元甚至更高的工资,首先得让我看看你有什么货。有谁买东西是先付钱再看货的!

杨英也感觉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在家被当成宝贝一样宠着,出来社会后就不太能吃苦。所以她认为,作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要面对困难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

严苛的母亲

所以杨英对自己的儿子并没宠爱,甚至有点“苛刻”。我们看下那些富豪的子女,哪个不是开名牌车穿名牌衣鞋出入高档场所。

但杨英的儿子没有这些福利,他被安排到国外读书,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500美元。当儿子跟她抱怨同学的账户都成千上万,而自己才那么一点钱时,杨英也并无所动。

儿子后来去当兵,有人建议杨英可以给儿子疏通一下关系。但杨英并没有这样做,她认为“自立自强”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她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要告诉别人你是说,而不是你妈是谁。如果你有能力,你不需要我的帮助。但如果你没有能力,我情愿把我的所有资产捐了出去,因为你无法掌握这些财富。

爱国的杨英

杨英是非常爱国的,她很敬佩军人,她觉得我们现在能有太平的天下都是因为那群保家卫国的军人。不论国家出现了什么危险的事,首先冲在前线的都是这些军人。所以,杨英捐出了200万元慰问这些战士。

杨英的儿子虽然在海外学习,但她希望他在中国发展,为祖国做出贡献。

至今,杨英也没有海外投资。她说我在中国挣的每一分钱都要留在本国!

慈善事业

多年来,杨英一直回馈着社会。

自1996年开始,她每月向家乡和平县山格镇高際村和芦溪镇东淮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150元的生活补助金(90岁以上的250元),累计发放1000多万元。

2006年夏天,平和县遭遇洪灾,她捐款300万元。

1999年起,集团旗下房地产公司每销售1套房子便向失学儿童捐款1.2万元;每销售10套别墅就向中国儿童基金会捐款30万元,多年累计6800多万元。

2022年,杨英和丈夫兰春的财富已经达到95亿元。

成功的秘诀

厦门大学教授潘维廉在一次与杨英的对话中,问过她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杨英说:第一是目标;第二是吃苦努力;第三是诚实

她说现在她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建一个骨髓银行。每年都有许多儿童患上白血病,能够被治疗的只有10%,大部分的儿童都没有机会被治疗。如果有骨髓银行,就能帮助许多患有白血病的人了。

写在最后

出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不要再埋怨自己的父母没给自己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起点。你的未来是怎样,全由自己决定。

全文完


参考文献:

潘维廉:《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

慈善公益之窗:《拳拳赤子心 殷殷家国情——英才企业集团董事长杨英树人惠民守初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