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沈迦先生的《寻找•苏慧廉》出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传教士在温州的生活。他在那里所创造的文化,代表的是怎样一种精神,在今天恐怕也是稀缺的。

那么,在四川成都,是不是有这样的人物?

吴达民先生告诉我们,有这样一位传教士,他研究边疆文化,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在今天尤其值得书写。这就是陶然士。5月18日至25日,陶然士专题展将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展出。

陶然士是谁

陶然士(Thomas Torrance,1871—1959),英国传教士、汉学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员、华西边疆研究学会荣誉会员。

陶然士,1871年3月出生于苏格兰拉纳克郡的一个农场,在那里度过自己的童年。

1896年,24岁的陶然士作为中国基督教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华西地区代表来到四川成都,1910年转入美国圣经会(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工作,直到1935年退休回国。他一直在华工作了四十年。

陶然士曾执教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是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精通汉语和擅长中文写作,对中国历史考古有浓厚的兴趣。他撰写出版英文书籍,首次把中国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群居村落和古代民屋建筑、中国古代墓葬、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建设等介绍给西方世界。他最早翻译《华阳国志·蜀志》一文给英语世界的读者,使西方人对谜一般的中国川西有更多的了解。他在川康边地羌人地区游行宣教,开办诊所和学校,并进行人类学调查。同时,他也利用投放幻灯片等各种形式,向中国人民介绍英美等国的民情风俗,为边远川地的人民打开了一扇观看西方的窗口。

陶然士与羌族文明

现有的资料显示,1918 年,陶然士进入岷江上游的羌族地区进行传教和田野调查。据《汶川县志》载:“民国九年(1920年),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托伦士(即陶然士),群众称为陶牧师,在县城绵虒建立福音堂传教。”每年七八月,陶然士就会在羌族地区开展传教旅行。由此就揭开了羌族的神秘面纱。

通过对羌区的走访,陶然士认为川西的羌族山区就像“巴勒斯坦或中东,因为建筑是如此的相似”,平顶石头房和高塔“让人联想起这样形式的房子从小亚细亚,跨越北印度和中亚,再从甘肃到达华西的传播路径”。密密麻麻沿山脉而建的寨子,“其外观很像扩大了若干的中世纪城堡”,此景此物似乎“使人回到了大主教时代”。他认为羌族女子发饰上的银圈让西方女性的头饰“在后面掉了一大段路,没有一个欧洲人能描绘出它的天然动人处,只有心爱的情郎用他的热忱才欣赏得出来”。

1920年,陶然士出版专著《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较为系统地阐述他对羌族历史、习俗和宗教的研究。陶然士谙熟西南方志等地方文献,并对川、黔、滇的少数民族文化颇有兴趣。

陶然士认为最早进入四川的并不是汉族人,“汉人是较后才逐渐占领大部分四川的,而且至今仍然有大量非汉族的残余居住在这里。”他所关注的羌族就是其中之一。陶然士认为,“即使这些非汉族的后代们,在今天因为环境的限制,相较于他们的‘领主’更贫困,但他们仍然具有吸引力。没有人会瞧不起一片美丽的陈旧的瓷器,即使它的颜色可能暗淡,或边缘有裂痕,或者被钉上铆钉以防脱落。每一个种族都代表它自己的古老文明,即使他们早期的艺术、技能在汉人的侵犯浪潮中淹没遗失,但总有一种美和价值保留下来”。

不管陶然士的学术观点怎样,他对羌族文化的研究和介绍,都起到了挖掘地方文献资料的价值。而这正是那一代传教士对当时中国的认知。

陶然士与四川文化

在以往的历史上,四川比较封闭,19世纪末才有外国考古学者入川考察,20世纪初有比较多的西方人在川做考古文博方面的研究,四川考古文博才有突破。这其中就有华西协合大学创建的博物馆。

华西协合大学是1910年美国和加拿大的教会所创办的。1914年,学校就提出设3个博物馆:考古学人类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医学牙科博物馆,并着手收集标本。这里所说的标本,即今天通常意义上的文物。博物馆建设不能不提到两个美国人:大学博物馆首任馆长是美国人戴谦和,他担任此职达20年之久。他原是学理科的,但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也有研究。1932年美国人葛维汉继任馆长,他是一位人类学家,对生物学也颇有研究。,此外,陶然士、叶长青、郑德坤等人都对该馆建设有重大贡献。陶然士是英国人,而叶长青是澳大利亚人;郑德坤是英籍华人,退休之前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副校长。陶然士对于博物馆收藏羌族文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16-1923年,陶然士在《华西教会新闻》上,刊载了9篇有关四川历史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四川文化的对外传播者。

本文部分资料:周永健《陶然士:羌族原来是“犹太人”?》,2013年1月25日《中国民族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